|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8-0618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潘郁欣 8 years, 11 months ago

應華碩 潘郁欣

 

論文進度:

對於論文的可行性有些擔心,因為要訪談日本僑校的教職員或是家長,初步發現都不是很容易,所以正在思考也許可以用文獻研究或是其他不需要訪談,或是訪談比例較小的方式來做。


6/18再聽學姐論文發表,記錄並整理各評審老師的意見     應華碩  黃幼娟 

 

ㄧ、論文架構部分

ü   論文架構需緊扣題目,找出一個主軸,順序與區隔。

ü   要注意自己論文的論述是否有矛盾。

ü   論點需有足夠資料支持論述。

ü   論文主題決定時,就需謹慎考察,掌握資料的正確性,不可照單全收。

ü   資料不可前後矛盾,不合宜的資料要捨得丟。

ü   與主題無關的論述或資料,一定要刪掉。

ü   資料或論點有矛盾時,可以時代、政權解釋之,做為交待。

ü   需考慮論文給讀者的觀感,立場與視野是否偏頗?需儘量保持中立。

二、研究方法

ü   歷史研究法最重要的是陳述時間點,釐清各階段的事實。

ü   歷史文獻研究法,時間軸線明確清析很重要。

ü   資訊不明或資料不一致的問題,可列入研究限制中討論。

三、文字與註解

ü   不是自己的意見或一手資料,務必加註解。

ü   不可引用翻譯的文獻資料,需自己翻譯標註。要能辨別經過整理,有特定立場的資料。

ü   引用表格,務必加註標題與出處,並說明用意與功能。

ü   引用文獻內容,需以時間或主題加以整理、組織,提出對照主軸。

ü   所有的數字及名詞定義,要統一並註明出處。

ü   資料註解格式需統一,並清楚標明時間、人數、地點等內容的正確性,不要自相矛盾混淆。

ü   附錄、圖表、表次均需加進目錄中。

ü   參考文獻排序需注意順序與規則。

 

 

 


海華碩   羅文嘉

撰寫研究計畫暨篇章閱讀心得

以歷史研究法為例

 

歷史研究法的科學性,1.觀察法:史料大多是間接觀察而得來,像是口述歷史和見證歷史。2.歸納法:重考證與反證的提出。3.比較法:史料之間的比較。4.綜合法: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來佐證。5.分析法:分析與綜合一種動態辯證的關係。

 

歷史研究法步驟:1.問題擬定: 4H- where(地點)who(對象)when(何時)what(發生什麼)2.資料蒐集: (1)資料分為,往事親身經驗者的言論、過去的文物和遺跡等。(2)紀錄事件的文件。(3)資料鑑定需嚴謹考證。(4)資料報告撰寫,分為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發現、解釋以及最後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限制:1.不常使用直接觀察法,因為過去事件無法重複發生。2.研究對象是人類的活動事件,範圍廣泛界定問題不易。3.此事古難全,史料蒐證難周全完整。4.搜尋資料需靠想像、與研究者本身學識有關非全靠方法獲取。5.重視他人研究成果,拾人牙慧。歷史正是人類成就有意義的記載,協助了人類了解過去,並在某一程度上可以預測未來。若沒有歷史事實的驗證,社會研究所建立的理論,無法解釋不同時間及空間的人類行為,因此有其重要性。

所謂文獻是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包含文字、圖形、錄音、錄影等等各種方式留下的資料,使後人得以研究及運用。透過蒐集、整理、辨別、研究後的文獻所形成的事實謂之文獻法,其主要法則有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及統計研究法。

 文獻法的特點具有歷史性、靈活性、繼承性和創造性,人們想要研究已逝去的史事皆須借助於文獻,而文獻法是既古老又科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其作用是讓研究者以數據、理論、方法、進行科學性的假設所得到的結論。《社會科學方法新論》書中提到文獻的種類有:(一)會議記錄(二)新聞媒體刊載的內容(三)演說(四)日記(五)口述歷史(六)官方聲明(七)公文、書信(八)小說、詩歌、電影(九)螢幕、圖片、照片、錄影帶(十)學術文獻等。三大功能包括:(一)透過文獻了解當時人的想法和動機。(二)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三)了解當時涉入事件過程的人物及其背景立場。

 


應華所 海華組 于希蓉

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http://www.ntl.edu.tw

 

日治時期資料為主

數位化資料種類:

1. 圖書類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

2. 期刊類。日治時期雜誌,索書號 0705。

3. 輿圖類。「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

 

參觀了修訂書籍區,修書本時用的紙的原料為 "構木、楮樹"

收藏書時要注意陽光、濕度、溫度,最佳溫度為65度~25度之間

使用中醫材料"黃柏、花椒粒、丁香粒" 可除書蟲

 


 60285007I 應華系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研究方法學期末心得:

上了一個學期的研究方法,感覺是「身雖近,心卻遠矣」.雖然老師在課堂上

介紹了很多研究方法,有基礎的有傳統的也有新穎的,但是大家似乎都只能

從字句上去找資料說明,無法真切地了解該種研究方法實際操作的過程與所

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記得老師去年上課時說過,所有的研究過程都必須實際

去操作,只要操作過再反覆加以練習,這就會成為你專精並習慣運用的研究

方式.回歸到原點,在這學期上課的過程中,感覺大家做研究的基本功都不夠

,光是收集資料文獻及研讀分析這些文獻,大家就似乎做得十分困難.可見在

進一步能運用這許多研究方法之前,最基本的文獻收集及資料分析才是大家

要努力練習的.此外,對於個人資料庫的建立,我覺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

為大家常常收集了一堆資料,卻沒有加以篩選建立資料庫,以備日後做其他研

究時可以參考,很多資料只用一時,其實很可惜.另外,同學之間合作機制的建

立也不足,導致大家單打獨鬥,做得很辛苦.如果在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上大

能建立起一套合作互助的模式,我相信一定會對很多同學有實際上的幫助.

最後,就像老師說的,研究所每門課最後成果的驗收,就是一篇研討會等級論

文的撰寫.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練習寫論文應該都是研究生基本該作的工作,

而且也是必須要作的工作.畢竟,最後面臨畢業關頭的時候,論文依然是唯一

且必要的要求.希望大家共勉之,都能順利盡快在最短時間內畢業.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