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


                  應華碩一    潘郁欣

 

*台灣圖書館參觀

1.該圖書館的台灣概念和多元文化特色非常特別,文獻修復工作也很值得重視,最重要的還是館內很多日據時代的資料,沒想到當時也有許多日本人學習台語,並且是用五十音來標注、學習台語,是一個顛覆我歷史知識的事情,也許日後會找時間來查閱清楚這段歷史。

2.文獻修復應該修舊如舊。

 

*陳世倫先生田野調查分享

1.社區進入,應找到相關的台灣組織及當地的社交中心,並且多參加當地活動、組織,才能快速並多方打入當地人際圈。

若用"敲門策略",較不易拿到第一手且真實特殊的資料。

2.居住在某人家,容易被定位為某一小團體,可能不利接下來的研究。

3.事先應將當地華人情形調查清楚,在訪談僑領、大老...時才不易出錯。

4.事後最好把認識報導人的情形、管道....等整個歷程寫出,以自我反省檢討該報導人提供資料之可信度。

5.世界各地華人研究相關資料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http://coc.lib.cuhk.edu.hk/ulcat/colindex.htm)、新加坡大學中文圖書館(http://libportal.nus.edu.sg/frontend/ms/chinese-library-ch/about-chinese-library)、澳洲東南亞研究中心。

 

*自我發想

聽完前輩的分享後,覺得田野調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做的題目可能也不小。

但是依照我目前粗淺的學習其實連題目焦點都還抓不清楚,更不用說要好好的使用田野調查來做研究了。

不過當務之急應該就是先學習日語吧,至於之後是否真的要用田野調查來做研究,我決定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參加學姐論文口試,整理評審老師建議             應華碩  黃幼娟 

(相信這些對研究論文的要求,適用於我們審查自己寫的每一篇論文,特此花時間整理貼出來)

 

ㄧ、開始寫論文前的規劃

 

二、論文架構

 

三、研究方法

 

四、結論

 

五、註解資料

 

 

 

 


海華碩   羅文嘉

田野調查行前準備%閱讀文獻心得

 

問卷原意指一組問題或問題的集合,因此定義為:問題所組成的表格。其功能是在蒐集質化或量化資料,以前總把問卷跟測驗混淆,現在讀了這篇文章後,才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問卷與測驗有著非常明顯的大不同!因為問卷與測驗是行為科學研究中最常被用來使用做為蒐集資料的工具。相異處有編製過程,像是問卷注重問題的性質標準化;測驗則是重視試題分析、以及信效度的分析結果等。

 

首先,從編制的過程比較,問卷呈現的是標準化;測驗則是注重試題分析與試題的信效度等問題。

其次,以蒐集資料的性質而言,問卷偏向事實性的資料,例如意見或民意調查,或是ㄧ些有關個人興趣、心理資料的調查是針對特定事件和問題現象得討論。反之,測驗則是較趨於抽象主觀。

第三,結果分析,問卷的結果偏向特殊性資料,每項問題須逐一分析,每項得問題數據不可累加。測驗則是公開且普遍性的,提供給眾人使用。

最後,問卷的結構有問卷標題、問題指導語、問題排序須由簡到難,和問題欄等四項建構而成。


應華所 海華組 于希蓉

 

期末論文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docx

 


 

 

60285007I 應華系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確認最後定稿參考文獻  第二部份

 

10.〈東南亞華僑華人的新估算〉,莊國土,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3期,頁62-69。

11.〈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外交〉,尹繼武,中國研究

     2009 年第4期,頁47-51。   

12.海外华人族群文化与海外华文教育〉,李明歡、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11期,頁108-113。

13.〈中國外交週期與外交轉型劉勝湘,《現代國際關係》,

     2010年第1期,45-52頁。

14.〈「黨國民主」與三代海外華人的進與退〉,王賡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67期(民國99年3月),頁1-15。

15.論中國對東南亞的文化外交〉,余惠芬、唐翀,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3期,頁252-278。

16.〈雁行安全模式與中國週邊外交的戰略選擇〉,鍾飛騰、張潔,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1年第8期,頁47-64

17.中國週邊戰略建構:環境、目標、手段、能力〉,王俊生,太平洋學報

     2012 年4月,第20卷第4期,頁72-81。

18.〈論中國外交轉型〉,王逸舟《學習與探索》,2008年第5期,57-67頁。

19.〈試論中國對東南亞的公共外交夏玉清,羅致含《東南亞縱橫》

     2011年第4期,40-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