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5-0528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潘郁欣 8 years, 11 months ago

 

 


研究方法的期末論文計劃:                  應華碩  黃幼娟 

 

題目:以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檢視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地位

大綱:

1、前言馬來西亞華人現況

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要義/特點

3、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與馬來西亞華人現有政治地位相關的論點

4、檢視馬來西亞華人政治地位的發展路徑與未來可能

5、結論檢視研究者族群屬性的立場與心態是否成為研究的盲點

 

 

 

 


應華碩一  李明釗

 

[研習活動]「記錄女性的聲音」口述歷史研習營

http://www.oh.org.tw/news-20140502.html

 


應華碩一  潘郁欣

 

*上課筆記:

1.研究方法--------實證型:研究一群人,一個事件。                               例:民俗誌

               --------批判型:為改善某事的社會行動本身。                         例:行動研究

               --------詮釋學:要實證、批判,再了解研究對象的世界觀。      例:敘述研究

2.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發展背景,敘述研究的發展背景是從"解經"開始,研究中的"詮釋"用到了很多哲學領域的方法和術語。

3.敘述研究法不一定只用做研究個案,也可拿來研究集體記憶、某個民族的民族神話(以詮釋該民族特性)、或是某種特殊族群(例如同性戀之生活,以詮釋其內心世界)。

*課後感想:

敘事研究方法感覺是一種新穎又有趣的研究方式,但是定義還有些模糊,所以我找了一篇用用敘事法的論文來實際閱讀,比較能了解何謂敘事法及該方法的運用方式。

http://moodle.ntnu.edu.tw/mod/forum/discuss.php?d=254296

 

敘事方法似乎是在說一件故事,但是重點是該故事的敘述是被放在一個脈絡之中,並且運用後設的方法從中做說明。

我覺得有些方法還是要實際看到運用的作品之後會比較好理解。

例如一開始覺得個人民俗誌和民俗誌的區別我不是很懂,所以就找了上述的論文和"憂鬱的熱帶"(人類學的名著,算是一本民族誌)來看看和比較,感覺好像比較懂了。

民俗誌或是田野調查等方式'應該是以第三者角度,忠實的記錄事物,但是應該是沒有後設的說明剖析,即使是報導人的報導也只是種在敘述事件本身;但是個人民俗誌,甚至敘事研究法,應該是著重在對事情的後設說明。

但是我覺得這種方法似乎比較受限在跟心理或是人際之類有關的領域吧,比如犯罪者心理的剖析、同性戀結婚的研究等等,如果要應用在本系的領域,分析一些移民者的心路歷程故事,那一定也是很有趣。

 


 

2014-05-28 研究方法_上課筆記                                                 應華碩一   李明釗

 

 

楊老師鼓勵大家多參加研討會,在場修課的同學大多為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最後會一定要進入論文發表的階段,多聽別人發表的論文,可幫助論文題目的想法,研討會的文章都是最新研究,想辦法拿到這些論文集,也與自己論文有關係的研究者多分享交流,累積論文發表的經驗值。

 

Narrative Analysis(敘事分析)

 

研究方法的三大類

1.實證主義:

2.批判主義:

3.詮釋主義:

 

研究對象的言論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如何將訪談者的言論重新拆解、分析?提出一套東西。

例:泰北華人如何傳承華人文化? 若研究方法不同的時候,想要的東西也有所不同,這些內容不一定是你要的,用精神科學來看時,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言論實在太荒謬....等

 

生命史研究也是敘事研究法的一種,老師舉例他曾經指導過的學生周俐君就是用生命史研究方法,完成他的學位論文。

 

[論文]生命的轉彎處-一個紐西蘭華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周俐君)

 

 

若使用敘事研究法,鎖定的範圍越小,越應該敘事寫的更詳細才對,老師又舉例曾經指導過的學生林芳如,花了4年時間田調,生活作息常與緬甸在台同學一起,當她要寫論文時,敘事的部份就有辦法寫的很細膩。

 

[論文]「緬甸」與「僑生」:跨國主體的形成與困境(林芳如)

 

敘事研究法很適合談一個群體,某一個群體的情緒,因為有些東西對方不會直接告訴你的。另外民間故事也很適合用敘事方法,楊老師舉了一個日本研究者來台蒐集各地鬼故事的例子。

 

行動研究:以問題為導向,並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並採取實際行動的研究。在台灣使用最多的這種方法的要屬於教學方面的研究了。

 

反身性方法:

 

[論文]反身性解釋對焦點團體訪談之應用和啟示(陳秀玲)

 


應華碩  羅文嘉

撰寫研究計畫心得%訪談法課前準備

 

研究者要掌握三點注意事項:(1)地點:接近參與者的工作或居住地。(2)環境:選擇舒適、空間大小適中、背景佈置單純,不易使人分心。(3)成員:年齡、性別等,團體上的成員式平等的狀況下,進行輪流訪談,讓每位成員都有發言機會。

訪談時最好要錄音錄影,記錄其過程,當訪談完結束後,透過逐字稿的書寫,將受訪者非語言溝通、手勢及行為寫入逐字稿之中。透過熟讀受訪者的回答記錄感想、評註受訪者表達之重點或關鍵字。最後需注意,質性研究方法舍計與量化研究方法不同,資料分析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不應以量性資料來進行質性資料分析,因而造成研究設計上邏輯的錯誤。


應華所 海華組 于希蓉

 

大家可參考這本書,是雜誌式書籍

 

師大本部圖書館5F

(327.3 440 5 v.1  v.2  v.3 ) 共3本,3本顏色都不一樣

 

內容有收錄世界各國華僑的近期實況 

我是參考紅色這一本的"韓國"華僑部分

鍾天耀《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新加坡:美都初版社,2010年。


 

 

 

 

 

 


 

 

 

60285007I 應華系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期末報告撰寫進度

1.題目:第三次修改

  修改後之題目:  

        中國的改革開放與東南亞華文教育復興之間的關係

        -從東南亞情勢的演變及華人移民的角色作觀察

2.參考文獻收集與閱讀:持續進行

  目前進度:相關期刊論文十九篇

 

3.報告本文:三稿完成,約一萬字,預計定稿一萬兩千字

4.研究及撰寫方式:歷史文獻分析法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