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4-052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潘郁欣 8 years, 8 months ago

*上課筆記  郁欣

 

口述歷史:

1.口述歷史是以錄音方式錄下的有用史料,通常是在"訪談"時。發現其口述文本具有歷史意義,而錄音下來成為"口述歷史"。

例如,張學良的口述歷史。

P.S.無目的的任意錄音、演講錄音、以及口述者不知的情形下偷錄,都不算口述歷史。

2.口述歷史通常是由組織有計畫的進行,目前中研院有口述歷史計畫,主要是訪問各將領和僑領。

3.口述歷史的錄音訪談每次最好是在半小時內完成。

4.口述歷史可以有保密條款,例如,約定等口述人離開人世後再公開。

 

焦點團體訪談:

1.為小團體設計的訪談。

2.優點:有時候訪談需要某種情境和氛圍,幫助受訪者接受訪談。

例一、例如非法移民受訪者,若是一對一訪談可能會讓他感到害怕緊張而無法回答。

例二、例如復國島的居民,一次訪問整個小團體,居民可能就會同仇敵愾。越說越有勁,而能得到比一對一訪談還好的效果。

3.特色:此訪談法可令受訪者間互相刺激,而取得大量的想法與話題,並且也能節省成本,常用在市場調查用。

 

*發想:

曾經陪同母親參加一個訪談,好像是世新大學辦理的。受訪者必須為有兒女的女性,訪問題目是核四議題,首先播放一段核四的宣導影片(官方版),然後開始問對核四的看法,同一題會要求每位受訪者回答,母親參加後曾經說,的確會因為其他的受訪者回答而刺激她想到其他的想法或答案,而讓她有更多的意見可以回答。

這應該就印證了焦點團體訪談的優點吧。

但是反過來說,有些意見在團體面前,可能會因為難堪而不願意說出來呢,所以還是要看研究的題目跟性質來決定研究方法才行。

 


 

製作一份口述歷史                幼娟

 

聽完楊老師對口述歷史的講解,忽然覺得身邊有些人的一生也應該被記錄,而且應該聽他們自己怎麼說?就再上網去了解製作「口述歷史」該如何開始?發現沒有一項學問是輕鬆的。以下是網路上看的資料,根據這個標準,我應該要等畢業以後,才有時間去管這個閒事。

 

口述歷史之另類觀點(節錄自古偉瀛教授演講記錄2007-10-17)

二次大戰後開始有錄音訪問。1948年Alan Nevins 在哥倫比亞大學首開錄音訪問之口述史計劃。此後,吸引民俗學家、民族學家、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使用。

Humphries對口述歷史下了另一個定義:「口述歷史,有時或稱人生故事,來自活生生的記憶。過去這些人的經驗常被忽略,而被排除在歷史書之外。大多數的歷史是『由上』而寫;從有權力的少數特權階級的角度去寫。在『由下』來改寫歷史的過程中,口述歷史能創造出更正確可信的過去的景象。它能給人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並使人覺得從事歷史工作有趣而且容易入手。」對受訪者而言,口述歷史是有意義的;因為在他接受訪談的過程中,他整理了自己的生活,似乎又回到自己生命的位置上。這是口述歷史有趣的地方。

Thompson等人認為,口述歷史以活著的人為對象,來源廣,亦可呈現下層生活,具說服力,從主觀變成客觀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有較多空間來處理結果,基本上是屬歸納性的,較有彈性,可以探討多數變項,其間的關係不是孤立來看,而是在整個生活的脈絡中來看,且可自由觀察,不必預先設定假說,不像量化的問卷。這些都是它的優點。

口述歷史也有些缺點:如:事前有準備,要先徵詢對方的同意,審稿、修正、定稿、簽約、出版等,曠日廢時。且因每個人敘述的角度各有不同,看起來似乎頗具說服力,但是其中會有一些選擇性的記憶,事件原貌易被扭曲。受訪者個人對事件了解的程度及興趣不同,會使記憶有不同程度的褪色,降低可信度。時間越久,對事情的記憶也越模糊。

 

 

 


應華碩一  李明釗

新加坡線上檔案館

 

http://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950&p=1246

 

口述歷史叢書口述歷史期刊

http://www.mh.sinica.edu.tw/Historicalsources.aspx?minor=4&pageNumber=1

 

香港口述歷史資訊

http://www.hkpl.gov.hk/tc/thematic/ohi/index.html

 

 


應華所 海華組 于希蓉

我最近有在找關於‘唐人街‘的資料

圖書館紙本書(有找到),碩博士論文網(沒有我要的),

也有使用學科館員告訴我們的網站PQDT、DDC(沒有我要的...),

還有搜尋了韓國的一些學術網站(有找到)

文獻分析法進行中


 

海華組 羅文嘉

 

本周我的研究進度,在蒐集與我主題相關的期刊和畢業論文,

目前在國家圖書館有看到淡江大學和暨南大學兩篇,

預計這禮拜會將他印出,

以利文獻分析。


 

60285007I 應華系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期末報告撰寫進度

1.題目:第二次修改

  修改後之題目:  

                 中國的改革開放與東南亞華文教育復興之間的關係

                  -從區域情勢的演變及華人移民的角色作觀察

2.參考文獻收集與閱讀:由於題目大幅修改,所以資料收集進行重新進行,仍以期刊資料

                     為主 

  目前進度:相關期刊論文十六篇,計畫總數二十篇

 

3.報告本文:二稿完成,約九千五百字,以一般研討會所要求的一萬兩千字為目標

4.研究方法:以最基礎的文獻分析法進行資料收集、資料梳理及論文撰寫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