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3-0514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潘郁欣 8 years, 8 months ago

應華碩 潘郁欣

 

*上課筆記:

1.比較研究法一定要有"可比較性"。

2.比較方法在社會學中常使用,其界定常是由比較而得到的。(例如:已開發國家、未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是比較後的相對結果)

3.正宗的比較教育是國與國之間的教育比較。

4.比較法較為困難,因為需要把兩種東西都弄非常清楚後再互相比較。


對「民族誌」的了解               應華碩  黃幼娟 

民族誌(英文:Ethnography;希臘文 ἔθνος [ethnos,民族、人群] 加上 γράφειν [graphein,書寫])是一種寫作文本,它運用田野調查整理提供某一人類社群的描述研究,傳遞「這些人在做甚麼」以及「他們想些甚麼」的主要方式。民族誌呈現的概念是:各個體系未必能準確的理解彼此的特質。因此民族誌的寫作風格在形式上或記錄上,均與旅行家的寫作與殖民官員的報告非常相關。而且民族誌是一種相當個人並富於想像的寫做形式,比純粹的敘事性文體(實證主義類的說明),更加自主地表達。

民族誌往往是某個社群文化的文字或影像呈現。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用已作為記錄資料,通常區分為「鉅觀民族誌」:研究複雜社會、多樣社區、多樣社會機構或含有多樣生活型態的「單一社區」;「微觀民族誌」:僅描繪某個國族的小部落、中產階級社區中一小群人的單一社會樣貌,或單一社會制度卻含有多樣社會情境的實況。

 

 


2014年師大翻譯研究所社區口譯系列演講() 活動流程

 

 

時間: 2014/5/15  09:30-11:30

地點: 博愛大樓505教室

司儀: 師大翻譯研究所李依冰小姐

主持人: 師大應華系楊聰榮教授

與談人: 四方報菲律賓文版  李岳軒編輯

       南洋台灣姐妹會  邱雅青執行秘書

       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  柯宇玲秘書長、曾女香小姐

 

本次演講邀請第一線社區通譯工作者與聽眾面對面分享社區口譯工作現況、成果與挑戰以及未來規劃,歡迎各界關心社區通譯者共同參與。主要目的在於使與會者更認識當前臺灣社區通譯之現況,並集思廣益,共同討論未來社區通譯發展方向。

 

進行方式:

  1. 司儀介紹主持人、與談人
  2. 各與談單位發言20-30分鐘
  3. 問答與互動

 

 

60285007I 應華系 海華組 碩一 劉漢文

 

期末報告撰寫進度

1.題目:第一次修改

  修改後之題目:  從公眾外交的角度探討

                 新加坡中國新移民社團在中國轉型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

 

2.參考文獻收集與閱讀:持續進行

  目前進度:相關期刊論文二十篇,計畫總數三十篇

 

3.報告本文:初稿完成,約五千五百字

 

應華碩  羅文嘉

撰寫研究計畫心得

 

任何一個研究計畫其工作是必須調查比較的需求,傳統的方式當然是以問卷為主,要資料搜集來源,派訪員執行與受訪者見面是常見方式之一,研究計畫的主導者從挑選訪員等開始一連串的準備事項,訪員與督導的招募、訓練、福利、報酬及各式研究所需工具用具包含錄音設備等作業的規劃執行,本書有舉例及樣本可供參考。再談進階方面是提及督導的職責功能,督導如何完成訪員報告的複查,以確認重要性、真實性、計畫工作研究小組訪員所搜集的資料報告彙整等等,重要細節本次課程講義中皆清楚敘明。

    另外有篇文章是韋伯文化網路試閱版《訪談研究法序論》,全篇分成三個段落分別為三段訪談篇章、歷史與社會科學中的訪談研究及方法論與倫理議題。首段說明談話互動的基礎理論,及訪談案例。第二段提及前人文獻取得方式演進,到現今「訪談」還是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因素之ㄧ。

第三段討論訪談方法演進形式改變及其訪談論理重視的描述。

 

 


應華所 海華組 于希蓉 

 

參與觀察法 筆記&摘要

 

  • Ranjit Kumar、潘中道、胡龍騰《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2010年2月。

 

參與觀察法.docx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