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計劃書:海外華人的另類天空,以印尼客家歌為例 應華碩一 李明釗
期末論文計劃書
2013年選舉的華人海嘯 對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有何影響? 應華碩 黃幼娟
前言
馬來西亞獨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者為了方便管理及統治,實行各種族分而治之的統治政策,使馬來亞形成族群分裂的社會現象。馬來西亞獨立憲法的來源,《馬來亞聯邦協定》保留了馬來統治者和馬來人二戰前的權益和地位,而且對華人的公民權進行了嚴格限制。要求憲法永遠保障馬來人在保留地、公務員名額、部分行業以及教育方面的特殊地位,堅持不與非馬來人的其他族群享受平等的政治地位,在法律上形成了“一個國家、兩種公民”的局面。而經歷五十年的不平等族群對立,馬來西亞的政治已經逐漸從以往的華人與馬來人之「族群」對立抗爭局面,演變成馬來人對抗馬來人的政黨政治形式,形成當前的「國陣」與「民聯」(人民聯盟)的兩種勢力的抗爭。馬國是否會邁向兩個政黨聯盟的政治發展,而且從馬來主權轉變到人民主權。
2013年5月因華人選民大批轉投在野黨而形成「政治大海嘯」,形成一場國陣險勝的選舉,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國民陣線勉強保住執政聯盟地位後的發言因此說,馬來西亞需要實現和解,以免陷入種族衝突。馬國華人的處境是否能因此而有所改變,非常令人期待。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將以馬來西亞族群政策的形成為起點,向外探討各黨派對華人公民權的主張,同時藉此說明族群政策在政治變遷壓力之下不得不為的自我修正,並期望能歸納出未來的馬來華人在族群政治的弱勢中,可能有的新發展空間。學術研究動機方面,是希望利用了解馬來華人在族群與政黨政治發展上的立足點,從而分析族群的自我認同與國家社會認同間的連結,如何建立一個多元而相互尊重的文化。在個人動機上,則出自於難以忍受馬來華人所遭受的不正義,同時也是對於同為華人的一種關懷。
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方面要指出族群歧視實是違反人權立國的精神與政策;另一方面擬從從公民權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建構平等的族群社會。
研究範圍
本文研究華人在馬來西亞族群政治中的政治處境,因此主要以探討分析馬來西亞各政黨的族群立場、政治特質與變遷為主軸。
研究的時空範圍:以1955年馬來西亞第一次國會普選,各政黨政治活動全面展開的ㄧ年為始,到2014年「加影補選」突顯民聯所面臨的困境為止。
研究的對象為馬來西亞各政黨及各主要政治人物的作為,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方法
本文設定華人的公民權困境為歷史問題,期以文獻研究的方式,對各相關事件與事務重新回顧,故將參考大量與主題相關的書籍與論文。
參考文獻:
書籍部分—
顧長永。2009。《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文榮。1988。《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
廖小健。2012。《戰後馬來西亞族群關係:華人與馬來人關係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
謝詩堅。1984。《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 》。飛揚網路。
王國章。1997。《1955~1995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唐山出版社。
論文部分---
Jerome R.Bass,1970,〈Malaysia: Continuity or Change?〉,《Asian Survey》,Feb.:152~160
陳愛梅,2011,〈馬來亞霹靂華人社會的轉變〉,《亞太研究論壇》,第53 期,177~182
齊順利,2012,〈政治整合視域下的馬來西亞民族建構研究〉,《國際論壇》,第14卷 第4期,74~81
,2006,〈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的爭議和出路〉,《南洋商報》,
分析架構
本文的架構,共分五部分:首先說明研究動機和目的;其次探討馬來西亞族群對立的歷史背景與原因;接著從各黨派對華人公民權的主張,分析馬來華人遭受歧視的困境成因;然後探討馬來西亞是否可能形成兩線制的政治轉型;以及兩線制的形成是否有利於華人的政治參與;最後是結論。
碩士論文計劃書
論文題目:1970年代商會與華人社會的變遷
系(所)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海華組
研究生:羅文嘉
一、研究目的。
早期華人移民到異地謀生,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隔閡,獨立生活困難,馬來西亞的大都城,早期的都市興盛,幾乎都是沿著錫礦的開採路線,由錫礦的開發和需求而形成的,採礦和大量華工的結果,帶起了馬來亞各城鎮的經濟繁榮,這些礦區和鄉村之後成為了重要都城,華人團結的習性,又習慣群居生活,漸漸地便會出現類似商業集團的組織,華人的商會和商業貿易在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馬來西亞這樣的多元民族國家,華人以較少數的群族卻帶來一股強大的力量,不只改變國民的經濟生活,華人商會的力量更衝擊著馬來西亞華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華人在商業活動上身兼多種角色,他們在商業活動和貿易發展上,擔任資金和勞動力的輸出者,但另一方面,他們同時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而在發展過程中,華人與商會在社會上的地位處境不同,本研究欲以分析商會對於華人經濟活動的助益,和其功能作用造成社會文化的變遷。
二、研究的背景與動機。
在一個民族國家形成時,帶頭者引領著民族,從事著主力的經濟活動,這樣的經濟活動茁壯發展,並成為民族經濟發展的基礎,本研究欲了解華人在建立國家與發展經濟基礎時,商會如何推動制度化的商業措施,並推動城市經濟模式,將勞力、資本和利潤結合起來,將原本海峽殖民地的地利優勢和內陸地區的經貿整合,發展成穩固的社會經濟體系。
馬來半島早期即有採礦活動,尤其在霹靂州和雪蘭莪州等區域,採礦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單就規模來說,隻身採礦或是零散的冒險者前往採礦帶來的效益有限,而商會的出現,能整合採礦營運的資金、勞動力和市場,採礦是勞力相當密集的工業,商會如何透過礦業的經濟活動,利用低成本和營運技術,帶來龐大的商業利潤,本研究欲探討商會在整合經濟活動時,帶給華人社會的變遷。
三、研究之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涉及到馬來西亞的移民政策、歷史、文化和社會等相關研究,主要採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並佐以田野調查。
(一)文獻與歷史研究分析
以過去的文獻資料來佐證商會文化,以及華人社會變遷的議題,並歸納文獻與資料中的異同。第一、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中,華人商會的功能性及對華人社會造成的影響。第二、論及到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議題,必須連同移民狀況及當地社會形勢部分一起分析,並旁徵博引當地一手的文獻及商會議事紀錄資料。
(二)田野調查
- 前置作業:透過吳龍雲教授的引薦,行前先寫至雪蘭莪中華商總會,詢問是否能參觀會議室和閱覽室,及參閱商會會議記錄資料。
- 赴雪蘭莪州中華商總會參觀及訪談
- 整理走訪資料及一手商會會議記錄資料。
四、預期結果。
華人經營生意或從事其他事業來自各種不同的管道,華人資本的來源,主要來自於商會,而商會又會與各大海港和城鎮的貿易活動有所連結,華人勞工透過商會,進行勞力和資本的轉換,就像其他西方殖民第一樣,本研究欲分析華人商會如何支配當地經濟活動,造成華人商業活動型態的轉變和其社會變遷。
在海峽殖民地的殖民框架下,華工是一個生產因子,但作為商會和商業經濟活動,華工實際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族體,華人不是一開始就一夜致富,他們之所以能支配馬來西亞的經濟,從基層勞工做起,刻苦耐勞是成功的關鍵,接著透過商會組織發展制度,讓華人社會經濟體逐漸一環一環建構起來。
五、參考文獻。
中文
「從亞太政經結構看東南亞華人生存的限制與發展」(1991),中山社會科學,第6卷.第1。
「變遷中的海外華人」研究專號(1993 ),《思與言》,卷31期3,244頁。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商務。
古鴻廷(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台北:聯經。
《東南亞華人社團與文化活動之研究》(1994 ),台北︰文化復興運動總,312頁。
〈東南亞華人的商業網絡與企業經營策略〉(1997) ,《東南亞季刊》2:3,頁52~64。
成瑋平(1998) 《中華總商會與轉型期的新加坡華人社會》。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論文。
〈東南亞華商經濟成就的歷史結構描述與歸因分析〉(2000)。收錄於《2000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論文集(三),篇7。
〈沈慕羽:華教領導人與打造馬來西亞〉(2001),何國忠主編《承襲與抉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36頁。
〈華僑相對論在二十世紀:從國到境〉(2001),張存武、湯熙勇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第一卷:移民、華商與經貿》,台北:華僑協會總,23頁。
學位論文
邵世光(1980),〈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與菲華商總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民族學研究所)。
伍美芬(1998),〈中華總商會與轉型期新加坡華人社會1945-1965〉(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榮譽學士論文)。
成瑋平(2001),〈戰後國共鬥爭與新加坡華人社會1945-1949〉(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呂理謙(2004),〈變遷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組織運作與環境調適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家豪(2008),〈商政角色的延續與斷裂:時代變局下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1945-1965)〉(台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路文)。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