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6-032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于希蓉 9 years, 10 months ago

 


課前預習:訪談法                              應華碩 黃幼娟

 

什麼是訪談法

訪談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通過與員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加深對員工工作的瞭解以獲取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其具體做法包括個人訪談、同種工作員工的群體訪談和主管人員訪談。

 

訪談調查法的特點

()優點:

                1.靈活     2.準確     3.深入

()訪談調查法的局限

        1.成本較高

        2.缺乏隱秘性

        3.受訪談員影響大

        4.記錄困難

        5.處理結果難

 

訪談調查法的適用範圍

由於訪談調查收集信息資料,主要是通過訪談員與被訪者面對面直接交談方式實現的,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又由於訪談調查的方式簡單易行,即使被訪者閱讀困難或不善於文字表達,也可以回答,因此它尤其適合於文化程度較低的成人或兒童這樣的調查對象,所以適用面較廣。

訪談調查法被廣泛運用於教育調查、心理咨詢、征求意見等,更多用於個性、個別化研究;它適用於調查的問題比較深入,調查的對象差別較大,調查的樣本較小,或者調查的場所不易接近等情況。

 

訪談調查法的類型

()以訪談員對訪談的控製程度劃分

1.結構性訪談

2.非結構性訪談

3.半結構性訪談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的初期多運用非結構性訪談,以瞭解被訪者關註的問題和態度,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進行半結構性訪談,對以前訪談中的重要問題和疑問作進一步的提問和追問。

()以調查對象數量劃分

1.個別訪談

2.集體訪談

()以人員接觸情況劃分

1.面對面訪談

2.電話訪談

3.網上訪談

()以調查次數劃分

1.橫向訪談

2.縱向訪談

 

訪談法的運用過程

1.設計訪談提綱。

2.恰當進行提問。

3.準確補捉信息,及時收集有關資料。

4.適當地作出回應。

5.及時作好訪談記錄,一般還要錄音或錄影。

 

訪談的技巧

1.一般事先應對訪談對象要有瞭解;

2.一般要儘可能自然地結合受訪者當時的具體情形開始訪談;

3.訪談的問題應該是由淺入深、由簡入繁,而且要自然過渡;

4.在有充分的準備的前提下,為避免談話跑題,有時需要適當的調節和控制;

5.無論是提問還是追問,問的方式、內容、都要適合受訪者;

6.在回應中要避免隨意評論;

7.要特別地註意在訪談中自己的非言語行為;

8.要講究訪談的結束方式。

 

 


應華碩一 潘郁欣

 

課前預習

感謝幼娟已經把訪談法的內容整理出來,非常清楚易懂。

個人讀完講義的感覺是,訪談法是有很多彈性可以運用的,最重要的還是訪談者要有實際操作的經驗,才能用精確的語言問到想要的資訊,並且正確解讀訪談結果,所以應該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操作卻很困難的方法。

另外,雖然訪談法屬質性研究法,但是卻常能得到量化的結果,尤其時可用問卷調查的結構式訪談法,往往就可整理成所謂的民調結果之類的東西,不知我這點想法是否正確?

 

上課作業

103.3.21

今天晚上九點多到立法院去,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參加台灣的政治遊行抗議活動。

現場十分的和平寧靜,參加的人放眼望去幾乎百分之九十幾都是20~ 30多歲的年輕人,有些結群,有的成對,好像在逛夜市一樣的來回走著。

路邊臨時搭建的小平台,提供給民眾輪流上台,拿著麥克風訴說想法,我在現場時正好聽到香港的僑生、巴拉圭的年輕台商和北科大學生的發言,他們跟群眾距離之近,讓我感覺好像平常看見的街頭藝人。

在我身邊有一位是西洋面孔的人,也專注聽著台上的發言,並在台上發言後拍手呼喝,原本我以為是來湊熱鬧的老外,好奇的和他攀談,他竟然用純正的國語告訴我,他是台灣人,他很喜歡台灣,不喜歡大陸,我再問後才知道他是來台灣學中文的義大利人,後來在台待了十多年而取得台灣身分證,曾經去過中國一次,覺得大陸人不可信任、愛騙人。

總之,這次的抗議行為也許背後仍有政治力量操控發起,然而真正讓活動發展的人民,其實感覺上是真正為了自己的想法、利益和國家而到現場關心政治的公民,而且不限於有台灣國籍的華人,他們有些反對服貿,有些想要台獨,有些只是反對服貿的黑箱作業,有些反馬,有些珍惜台灣的環境,所以造成遊行的訴求火力似乎有點分散而無法聚焦。但是我覺得他們能重視社會議題,關心自己的國家(亦或不是自己的國家,而是一塊和自己有關的土地),並且理性和平的群聚在一個地方互相發表言論,似乎讓我回到古時候的雅典,感受到了台灣的民主自由。

相較約十年前我參加的紅衫軍反扁遊行,那時參加的人多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而且有比例甚高的媽媽,為了反貪汙和反扁,替孩子的未來而出走,當時的聲勢浩大,火力集中且強烈(就是要阿扁下台),資源豐富,我還記得當時有施明德、宋楚瑜等政治人物出席,舞台和音響設備也宛如在開跨年演唱會,然而結局仍是不了了之。

十年後,這些人都是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了,為什麼他們不見了?

個人認為,有可能的原因是:這些人老了,不再有體力參加。另外,之前的失敗經驗也讓他們對人民的力量不再有信心。也可能他們認為這些遊行最終擺脫不了藍綠政治的操弄,而不願意浪費精力去成為政客的棋子。

不過,十年前的孩子們長大了,當初媽媽帶著他們見習的"民主"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面對22K的就業環境,這次這些孩子們自己上街頭來爭取,這一代的孩子們離228比較遙遠了,他們更能夠擺脫藍綠的包袱,更能夠有民主的素養,來進行這次的遊行。

我不認為這次遊行能夠改變服貿協議,但是在每天聽到22K和草莓族、月光族、低頭族的台灣社會,在這次遊行展現出來的,我個人認為是台灣年輕人表現給我們的成就,也是台灣的希望。

 


應華碩一  李明釗

 

3月22日晚上到反服貿現場,在停車時遠遠就傳來說話的聲音,因為人還蠻多的,花了一些時間才看到舞台,才聽的清楚演說內容。

真的太另人感到意外,實在不像群眾運動,到場的大部份是年輕人,大家安安靜靜的席地而坐,非常有秩序,舞台上的演講者也沒有太多激情的言語,本來想來到這裏打個卡就走人,沒想到我一聽就聽了快兩個小時,好像聽了一場又一場的演講,其中紀錄片導演李惠仁的演講較引起我的注意,到底我們的政府還有多少的秘密不能[戳]?

 

1.現場人很多

 

2.參與者很守秩序

 

3.大家靜靜的在地上

 

4.現場非常強調垃圾不落地及垃圾分類

 

5.支援的物資不斷湧入

 

應華碩-羅文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zNmgdTUwM

 

這幾天感觸很深,以下有一些想法分享:

1.臺灣真的是很民主的國家,以人民集會的成熟度來說,

很值得讚賞。

2.而一旦政治立場介入(因此事件為候選人站台、出現台獨口號等),

都是理智斷線的導火線

3.人民號召力是種民氣,民氣民力如同黑暗中的一盞燈,雖然光芒微弱,卻讓人感到希望和力量。

若民氣運作不當,人民會成為上位者討伐的暴民。

 

應華碩一  60285007I  劉漢文

 

3月學運的爆發,為臺灣的社會投下了一顆壓抑已久的震撼彈.這個運動所彰顯出來的,已經不只是政治上意識型態的不同

所產生的衝突.更有甚者,從這次運動參與者的言談舉止中更可明顯感受到臺灣人及臺灣社會對中國及其可能向外擴散的

移民所存在的恐懼、焦慮與不安.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恐懼心態是否有立論穩固或確實可信的理由來支撐?這又是否是一種立場薄弱的過度想像?應該就純學術研究的角度,來尋找可以合理支持或推翻這個立論的例子.如此,才不致於

流於感情用事,衝動大於理性.

 

期末報告題目第三次試寫:

從近30年來中國移民對新加坡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探討2014年臺灣3月學運的中國移民焦慮


應華碩 海華組 于希蓉

 

我沒有去立法院,但有注意看新聞(電視、網路新聞、同學們臉書的討論及狀態)

還有看到我們學校(師大)附近張貼的海報

以 "你好嗎?" 為主題。

 

 

我的研究方法書 :

 

Comments (1)

蘇青婉 said

at 11:57 pm on Jul 31, 2014

青婉:「訪談記錄」與訪談法
訪談法對筆者很重要因為筆者的未來論文會用到,所以筆者對訪談法特別有興趣。聽到訪談感覺很簡單但不簡單,訪談者一定要知道基本的訪談法,怎麼樣讓受訪者相信訪談者?訪談的時間長度如何 ?該訪談幾次才得到訪談者要的,還有其他要注意等等。本周筆者就想分享關於訪談法的書來分享;訪談是一種非常強而有力的方式,可以讓人透過理解個人的經驗與所賦予的意義,從而開始嶄新的洞視觀點,由與談人有血有肉的經驗視角,掀開教育與其他重要社會議題反映而出的人性多樣而細膩的豐富面向(請參閱<<訪談研究法>>Irving Seidman著;李正賢譯,1版 臺北市:五南,2009.07頁21)
研究者以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身分,記錄與研究對象或研究對象間的言談互動,並由對話過程發現人們對社會事實的認知,或分享經驗與觀點的互動方式。訪談法不同於日常生活的交談,具有一定目的和形式。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的地位和權力可能不一樣,是一種人為的談話環境。交談的內容、談話的風格以及資訊的類型與多寡,都可能和日常生活的交談不同。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