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4-031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黃幼娟 8 years, 11 months ago

 


關於「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                應華碩  黃幼娟

 

研究報告的導論有兩個主要的功能,即說明研究的動機以及敘述研究的目的,

我們寫論文大綱,在緒論或導論的篇章裡,不可避免一定要放「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這兩個要項。看很多論文,常常覺的作者的「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內容即極為類似,也許我們可以辯解:我就是要研究這個啊!我就是想要知道這個,所以我就去研究這個,所以當然會一樣。但若想經得起審視,就得把它弄得不一樣,因為如果你想要的和你達成的都一樣,不就說明你在白做工?在這個研究中,你並沒有進步和收穫,那麼你的論文也必然沒有可看性。所以,即使是為了增加可看性,也必須好好把「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的內容區分清楚,並寫得言之有物,否則,讀者可能在導論續論的階段,就對你的論文沒興趣了。

或者,就不要寫那麼多。若兩者擇一,我個人是覺得「研究動機」可寫可不寫,但「研究目的」非寫不可。因為,你為何想做這個研究,讀者可能不一定想知道。但你預期這個研究會有什麼成果?這可關係到你整篇文章的價值,也是很多人判斷這篇文章值不值得一讀的主要參考資料。

 

 


 

 

 

 

 

 

作業 : 找 學術論文 跟你自己題目有關


 

應華碩一 潘郁欣

 

課前準備:

 

1.老師和各位同學,我們的田野調查練習,我聯絡了台北的清真寺,他建議我們不要去離學校近的那一間(辛亥路上),要去大安區的那一間(02-23219445),平常早上9點-下午6點有開放,可以申請導覽。

星期五去的話,會有各國人士去禮拜,帶80元去還可以吃午餐(約11:30開始),午餐是各國料理,給大家當一個選項^^我是很想去吃東西啦~~哈哈

 

2.

       我看了這週的資料,說的是"觀察法",我覺得這是社會學科最有趣的部分了。

但是這讓我想到了"田野調查"和"民族誌",不是很懂這和觀察法之間的區別,不知道有沒有人清楚,可以幫我解答一下?

       另外,我也想到之前劉墉說的一個故事:有個女作家想要寫關於舞女的小說,所以下海當舞女,結果後來卻沒什麼作品出現。

而其實很多作家雖然不是親身經歷,卻也能寫出很動人的作品。所以我想,在參與者觀察這部分,女作家的部分是不是符合"參與者就是觀察者"的情形呢?如果是的話那還真是失敗的例子呢。可見也許在研究方法裡,"參與者就是觀察者"的方法不一定就是研究成果最好的方法。

 

課堂作業:

文獻探討.pdf

 

上課筆記

1.初學者的題目可訂開門見山的題目就好,有些題目還可將關鍵字藏於其中。

2.廣義的"研究"一研究目的有兩種分類:

研究目的-------應用性:成為"業務報告"/例:希望幫助日本華僑教育推展(由僑委會來做研究)以業務報告形式和文筆呈現。

              --------學術性:成為"論文"/例:希望從學校的經營角度了解日本華僑學校的經營策略/(學術界做)

PS.要說明研究題目的重要性,以得認同。

 

 


應華碩一  李明釗

 

3/5 老師在課當上介紹了一個很棒的APP  CS(CamScanner), 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將你拍下來的圖檔轉成PDF文件。

 

CS APP 介紹 

 

練習上傳CS掃描的文件

 

使用心得:CamScanner 是很棒的APP,只要有手機或平板就可隨時記錄,將資料轉成PDF檔收藏,但是手機或平板電腦處理資料的速度攸關工作效率,曾經為了翻拍一本250頁的書,花了好幾天時間才完成,實在是費時又沒效率。經過這一次經驗後得一個結論,小量資料翻拍轉成PDF檔很適合使用CamScanner,若大量資料的話先拍照好,再將欲轉成PDF的圖檔匯入轉檔軟體處理,速度會快很多。

 

線上JPG轉成PDF檔  

http://jpg.smallpdf.com/cn

 

 


 

 

青婉。本周要討論的是 動幾 我們要寫論文時要有的動機 我有文章給大家參考。

青婉的上傳


 

漢文的文獻探討資料:

期末報告參考資料.pdf

 


應華碩一   于希蓉

 

文獻探討作業:

새 파일 2.pdf

此檔案的論文題目為   [汪政權與朝鮮華僑(1940-1945)東亞秩序之研究]


 

應華碩一  劉漢文

關於收集資料,跟大家分享

 

由於我們作的是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所以推薦大家到政大的資訊體系找資料,政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單位很有用:

1.總圖  期刊合訂本及報紙資源很豐富

2.綜合學院圖書館  地下一樓有很多關於華人的大陸出版品

3.社會科學資料中心  有全國的博碩士論文

4.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館  有很多關於社會人文科學的書籍和期刊

 

應華碩  羅文嘉

 

研究方法筆記&心得

 

「研究標題」:必須利用一串簡單扼要地自,勾勒出論文的重點。因此下標題時我們必須考慮「標題是否扼要」、「是否有意義」、「是否與研究內容密切相關」、「是否能讓讀者一目了然作者的主題」、「可否引發讀者興趣」等等。

「研究問題的陳述」:研究問題必須清晰而且具體。作者提到,任何一種社會現象都有無數的面相值得研究,我們必須找出最感興趣的部分,並且在文獻回庫與相關資料蒐集與分析時,要時時提醒自己這些對於研究問題有無直接關聯性。

 

 

 


 

Comments (2)

Jason Yu-Sheng Lin said

at 10:55 am on Mar 10, 2014

各位同學 楊老師希望各位按時交報告 這樣才不會累積過多導致熬夜趕工 影響身體健康。TA筆

蘇青婉 said

at 11:45 pm on Jul 31, 2014

老師,各位同學因我要貼上不成功所以才用Add a commnt 代替.謝謝大家
青婉:「研究動機」與觀察法
本周讀者想分享的是觀察法,觀察法就是用五個感官:眼、耳、鼻、口、眉。來觀察去看自然的情境,真正的情況然後來蒐集案就資料,觀察的好處在;蒐集現時現地的資料、蒐集自然中的資料、可以蒐集到無法直接取得的資料,缺點;難以控制各有關的變項常無法觀察到所欲觀察的行為、不易量化觀察資料。
要觀察之前要準備;界定觀察的行為、準備觀察的紀錄工具、決定觀察的受試者,時間與情境、建立關係、最後進行觀察與記錄。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