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3-030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潘郁欣 8 years, 9 months ago

應華碩一 潘郁欣

 

*筆記

1.一個論文研究所選用的研究方法不用太多,最好只用一個,若有需要可增加到2~3個。

2.好的論文應該有其歷史背景,但並非指一定用"歷史研究法",而是把相關歷史寫在前言或背景,並將研究結果能放置在一個歷史脈絡中。

 


論文計劃書:

試析二戰後族群關係對新馬華人政經地位的影響               應華碩一  黃幼娟

 

研究背景與動機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目前均可視為威權體制的國家,因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諸多層面,均受制於其國家機關的強力掌控。其中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各國中種族色彩最為鮮明的國家,由於英國殖民統治者在其獨立過程中的刻意運作,形成馬來人與華人兩個種族在政經方面兩極化發展,埋下種族間衝突的因子。與馬來西亞相鄰的新加坡,同樣也是由多元種族組成,但複雜的種族結構,並未成為今日新加坡國家發展的阻礙,多元文化的社會型態反而成為發展的動力,共同維持新加坡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且社會平和。本文嘗試以歷史文獻探討的方式來分析以新馬兩國同樣的族群組合,卻有不同政經現況的原因。

預期貢獻

本文主要探討的方向有:即(一)瞭解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的演進與發展;(二)瞭解新加坡族群關係的演進與發展;(三)比較二地間的族群利益所在;(四)探討影響兩地族群關係之各種因素;(五)分析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地因族群關係造成政商發展模式之差異並做結論。

文獻探討

因文獻探討就是整篇論文的進行,故在此僅能先了解文獻探討的寫作方法。[1]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研究法

 

[1]台大資管系主任莊裕澤教授:「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在寫這章前一定要仔細思考你要探討哪些相關文獻,這些相關文獻如何分門別類,然後在第二張開頭以約一頁的篇幅描述你要 survey 的內容、範圍與架構。當然,你得提供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何你要做這樣的組織分類。

文獻探討要做的好是一門學問,它並不是把一些相關的文獻看過,然後對每個

文獻作摘要即可。把相關文獻做一個有系統的分類,本身就是一種貢獻。一般而言,每個研究領域都可以拉的很廣,你在有限的空間內不可能全部涉獵, 因此,你得設定一適當的焦距,決定文獻探討的領域範圍。

在你設定的範圍內一定有許多文獻要探討,你得將這些文獻分門別類,每一類別選定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文獻做這個類別的開端。接下來你得摘要這篇文獻的主 要內容與貢獻,並且用比較簡單淺顯的方式讓讀者了解關鍵的技術。一般而言,這篇代表性的文獻後續多少有些 follow-up 繼續改進前人的結果。這時你大 致不需要針對每個 follow-up 做仔細討論,只要用一、二句話摘要出每個 follow-up 改進之處即可。把比較重要的 follow-up 說明之後, 你應該以一段話做為這個類別的結論。這一段話必須評論目前在這類別的研究成果大致為何,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以及與你的研究有何關聯(如你會採用那些既有的技術,你的研究方法或成果與它們有何差異,你的研究對這個領域的貢獻為何)。

 

 


 

論文計劃書:是禁忌還是忘記?  印尼客家山歌探討 ( 應華碩一李明釗)

 

研究背景與動機

客籍華人移民海外的歷史悠久,跟據史料記載大約有700多年[1],這些人多數因原鄉工作不易或是戰爭迫害…等原因,紛紛前往海外發展,又以印尼地區移民的人數最多,也形成了為數不少的客家社群,如亞齊、邦加、山口洋...等地。筆者實際採訪幾個客家社群後,正如文獻所說許多地方仍保留了絕佳的客語環境,但深入訪談到客家歌謠一事,受訪者大多一問三不知,或是給予客家山歌極為負面的評價如「難聽」、「粗俗」…等字眼,使筆者難以再問下去。

歌謠不僅是個人生命歷程的闡述,更是一群人共同生活下集體經驗之交集,在族群發展過程中留下最佳的歷史縮影。[2] 難到客家山歌在南洋失傳了嗎?

 

筆者感到不解,這些來自東南亞的客籍華人對原居地的山歌印象,幾乎是一片空白,直到2012年的11月,一首印尼<難民歌>於網路及客家雜誌上發表,這首山歌唱的是1967年印尼排華運動,客籍僑民遭遇的苦難,塵封四十多年的歷史資料終於出土,筆著似乎看到一道曙光,並著手進行追山歌的計劃。

---------------------------------------

[1]羅英祥,1994,《飄洋過海的[客家人]》,頁4,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2]林清財,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布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203-227,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預期貢獻:

本文將大量使用田野調的方式,訪問在台的印尼客籍華人,從中了解山歌失傳的原因,也試圖找出還有山歌印象的歌者,並錄音採集整理,將印尼客家山歌與大陸及台灣的客家山歌做比較,分析是否有印尼本地原創之山歌?

 

文獻探討:可針對印尼禁華文、同化政策…等文獻做深入研究,進而了解其可能對華人文化及傳統思想之影響


 

 

研究方法的入門初探

 

海華碩-羅文嘉

 

以下擷取自網路,對於入門者的研究方法分類。

比較常見的研究方法可分為三類:

 

A.觀察法:最不干涉研究對象的一種方法,通常由研究者在一旁進行 研究對象的紀錄,許多的田野調查便是採取此一方式。[1]

B.調查法:包括透過格式化的問卷調查或者透過開放式問卷進行的非結構性調查。透過調查可由當事人的觀點來分析某一事件,惟缺點是受訪談者的回答是否為事實。

C.實驗法:通常自然科學當中比較常用,社會科學當中比較少用,社會科學當中則以心理學比較常進行實驗室內的實驗(如幼兒的學習發展態度等),一般社會科學當中採取的都是準實驗法,而非真實驗法。

D.另外包括二手文獻的分析法,歷史文獻的檢閱等,亦均屬於研究方法的一種。

 


[1]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 2014212日,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40524/940524-4.pdf

 

研究方法:

訪談記錄研究法

 

應華碩一  60285007I  劉漢文

 

期末報告題目第二次試寫

 

中國的近代化與海外華人移民型態轉變的關係

 


應華碩一  于希蓉

 

我的期末報告會使用文獻分析法及觀察法,

報告題目還沒確定,計劃要寫與東北亞國家有關的,正在收集資料中。

 

我讀大學時,有學過寫註解,下面是我常用的註解方式:

郁漢良《華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1,頁16。

2 同註,頁440。

3  康恩誒〈大韓民國的華僑政策〉,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頁10。

4 http:www.craskhc.com/htm/csub01.htm,漢城華僑協會網址,2014年1月。

 

Comments (1)

蘇青婉 said

at 11:40 pm on Jul 31, 2014

青婉:

「研究題目」與論文寫作。本周閱讀的是;研究報告的撰寫和論文計畫書、當時讀者要考研究所之前需要寫研究計畫書、考上後每次要報告要寫摘要、讀完篇文章就了解說;當研究生修業滿了必一定時間要提出讀者想討論的是摘要,剛開始讀者也不會寫摘要,看很多的文章如何寫摘要然後就試試看、要常練習就會慢慢找到重點、所以在這裡讀者想分享給同學業想知道同學們也了解和讀者一樣嗎?或是有其他的建議分享請大家多多指教。一般研究論文的摘要應該五百字為限、然後把計畫的重要點寫出來依
研究目的,方法,結果、三大部分寫出完整的文字。目的;要說明這個論文的目的是什麼?主要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方法;說明這研究過程的預期結果是怎麼樣、如果有可能提出該結果的應用範圍和情況。
讀者曾經徵稿2014年「海外華人研究」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化與華人研究:新視野、新取向新典範」但每選上原因就是讀者的目的不明確、方法很模糊。所以這次學到也去被選上的同學怎麼寫、這樣才讓讀者了解其他人怎寫摘要。讀者也希望下次讀者的摘要被選上。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