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2-022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蘇青婉 8 years, 8 months ago

研究方法  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應用華語系 海華組 研究所

103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綱要

 

 

老師專區:

 

閱讀資料可以在Moodle上找到,請大家要努力寫課前準備資料。

 


 

博碩士論文免費下載

 



 

 

"範籌思考法"                                                      應華碩一 黃幼娟

對於楊老師上次上課提到論文撰寫可採用"範籌思考法",上網google後,看到這樣一個非常近似的解說:

一、如何寫好學術論文之「緒論」部分

2 、文獻評論

針對自己所欲研究探討之主題與相關問題,在既存的研究文獻,先瞭解和蒐集既有的研究成果為何?經過一定之處理步驟:概觀(歸類)、摘要、批判、建議,然後找出其優缺點,同時針對其所採研究途徑和研究方法予以批判,進而提出作者個人針對自己探討此一主題和相關問題時,應採取何種研究途徑與方法較為妥適。[1]

 

[1]孫本初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 》,一、如何寫好學術論文之「緒論」部分 :2 、文獻評論。

 

 

 


應華碩一    李明釗

 

本週上課老師介紹了Zuvio即時反饋系統給我們,同學們需先在http://n2.zuvio.tw/

建立帳號,輸入email、密碼及姓名再按確認鍵,會在你的email中收到一組認證碼,

點擊對方給你的連結,輸入[認證碼]後就可以啟用您的帳號了。

 

即時反饋系統(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係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Eric Mazur於1991年所提出的概念,希望課程由單向講述模式轉化為雙向問答式教學。

 

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點擊這裏看看

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24/20130320_2407.html


應華碩一 潘郁欣

 

*作業:

 

論文題目:漢字命運大不同-日韓兩國漢字廢除情況之比較

 

研究背景與動機

日本和韓國自古即為漢字文化圈的一份子,然而二次大戰後由於民族主義興起,加上戰後歐美國勢較為強盛,漢字被視為是封建和落後的象徵,日本和韓國皆有廢除漢字的聲浪,兩國政府也各自為廢除漢字的方向做決策。然而改革至今,南韓目前幾乎已看不到漢字的使用,大眾也無法辨識漢字,而日本卻仍保留漢字的夾雜使用,近年甚至興起漢字檢定的熱潮,到底為何漢字在兩國有如此不同的命運?本文將日本和南韓兩國的漢字廢除之原因、沿革及影響做分析比較,從而求尋出答案。

 

預期貢獻

本文主要探討的方向有:即(一)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與南韓兩國漢字廢除成敗之因;(二)檢視日本與南韓廢除漢字改革對其造成的影響;(三)整理出日韓兩國漢字廢除情況的脈絡並做結論。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研究法

 

*筆記

1.所謂的"研究",必須要利用一定規格的方法,產生出有系統的知識,按照學術論文規格寫出來。

2.如果前人做過相關的論文,應將其視為參考文獻,並且確實看過,將自己的研究建立在該基礎上。

3.將相關文獻蒐集分析,才能避免研究到重複的題目。


 

海華碩-羅文嘉

研究背景與動機

關於客家社群的認同,因素包羅萬象,其中既有血緣、地緣、語言、歷史和文化上的多重認同。而且認同上,隨著意識的強化,又與在地社群的歷史情境有關,很多時候是實際狀況的需求,以及社群心理上的認同與想像所致。客家學的區域研究,從外部,也需從客家社群內部問題去探察才會更加深入。客家人的認同意識相當複雜,既有客家認同,又有祖籍地緣的認同。

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深度訪談,針對馬來西亞的客籍僑生為分析對象,並配合馬來西亞的實地訪查資料進行討論。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國家。在這裡華人是客家人,福建人,廣東人共同認定的歸屬類別,相對於印度人,馬來人而存在,客家族群作為在華人類屬的一個次集合,並不彰顯的獨特性,從宗教,飲食乃至於語言,雖然不是不可認定,但是並不明顯。在公共領域如此,在家庭裡面也有式微的現象。客家認同在東南亞的社會裡,於私於公都是不明顯。沒有清楚的客家認同意識,也沒有發現對客家語言、文化流失的積極措施。

 

應華碩一  60285007I  劉漢文

 

因為這學期想寫與移民有關的題目,所以先就腦中的概念訂出以下提目.

 

期末報告題目試寫:

廢墟中的崛起:從「中體西用」的觀點建構近代華人移民性格的圖像

 


應華碩 海華組 于希蓉

 

目前想要作的期末報告主題是 "韓國華僑的移民趨勢"。

有在找資料,進行中。

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研究法與觀察法。


青婉

02.本週閱讀 :如何尋找有創意又有意義的題目讀者相信每個研究生,一定會有這種的狀況;煩惱、矛盾、想不出來要怎麼選題目寫論文、要這個題目還是那個題目比較好等等。這篇文章有提出從哪裡可以尋找好的研究議題;1.多閱讀期刊論,看別人怎麼寫,有哪些題目有人寫過了,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領域區。讀者同意文章的想法,當我們想不出自己怎寫題目就去看別人怎麼寫才讓我們有了靈感想出自己的題目,除了看期刊之外讀者認為該常常參加研討會或去聽演講,聽其他同學口試等等,讓我們可以有新的想法,有新的想法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

2.跨領域的思維;本章提出當你接觸到新的領域,不要放棄自己舊知識,假如你能用你原本的學習科背景去詮釋新的領域研究也是一種創意。對讀者來說跨領域是不錯的但每個人都熟悉自己的領域怕跨領域就沒有信心了。

3.從樣本尋找 ;找樣本去看然後做出改變,做出有創意,但必須亞要判斷是不是適合,還要看能力,年齡,等。

4.研究法的創新;讀者也認為做出新的研究法真不容易,因大部分都是問卷,訪談,測驗等雖然有很多研究法但也沒有很多人的。當有人做新的就有一個接一個就變成很紅的研究法,然後就變成有一大堆的論文都用這種研究法。但讀者認為不論做甚麼研究法只要有,認真做,哪就是好的論文了。

5.結果的詮釋;文章提出若沒有辦法在議題與研究方法有所得突破,也可以在資料分析結果的詮釋上發揮創意,這點讀者覺得也很好可以放自己的新想法在裡面。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